《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报告2013》9月19日在科技部官网上线。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先后批准设立了114家国家高新区。它们已成为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强度最大、创新成果最丰硕的区域。
这份报告通过大量数据统计与分析,展现了截至2012年底国家高新区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2012年国家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5.2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0.1%,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和55%以上的企业研发人员,实现了50%以上的企业发明专利。
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高新区创造了集中、集约、集成、高效、优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起以创新为主体特征的产业体系,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阶段,国家高新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当好创新先锋,努力发挥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据编委会专家介绍,本报告构建了“国家高新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活动绩效、创新的国际化和创新驱动发展五个方面,给出了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评价性描述和针对性分析。
报告指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尤其创新的国际化指数迅速提升。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创业环境指数增长明显快于创新活动绩效和创新驱动发展指数增长,说明要素投入有效转化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还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国家高新区向知识型和服务型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创新密度和创新效率大大领先于全国水平。2012年高新区每万人从业人员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7件,是全国的9.4倍。
本报告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共同完成。